
作为综艺行业的观察者( zhě),冷眼一直很期待每一季( jì)《五十公里桃花坞》的社交( jiāo)碰撞。
但从第四季的650解散( sàn),桃花坞的创新困境已显( xiǎn)端倪: 嘉宾足够熟悉,一档( dàng)社交实验节目便越来越( yuè)难以出现新的社交火花( huā)。
而第五季阵容一出,桃花( huā)坞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首( shǒu)期节目里,“大家长”丹妈不( bù)在,“摄政王”汪苏泷缺席,桃( táo)花坞灵魂人物里只剩下( xià)徐志胜、孟子义,几乎全员( yuán)大换血的《五十公里桃花( huā)坞5》,故事还能讲得下去吗( ma)?
带着担心、质疑还有一些( xiē)期待,冷眼第一时间打开( kāi)了《五十公里桃花坞5》。整体( tǐ)观感较为精细,但也有了( le)一些疑虑想和大家讨论( lùn)讨论。


新人,换对了吗?
梳理( lǐ)前四季《五十公里桃花坞( wù)》,我们会发现这档节目最( zuì)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性( xìng)格、背景、圈子完全不同的( de)人们之间的“社交吸引”。
像( xiàng)是同为创作者出身的汪( wāng)苏泷、李雪琴、徐志胜、李嘉( jiā)琦的650电台;
王传君、王鹤棣( dì)之间的反差与双向奔赴( fù);
孟子义、周一围倒反天罡( gāng)的师徒关系;
宋丹丹从“老( lǎo)艺术家”到“丹妈”的转变……
不( bù)可预料和不可复制的人( rén)物关系为桃花坞定下了( le)自由热烈的调性,但也因( yīn)为这群人的群像故事太( tài)有意思,桃花坞一直缺乏( fá)向前走的强动力。
而这也( yě)就导致了节目越做,旧坞( wù)民的故事越讲不动,小规( guī)模的新坞民没有新亮点( diǎn),灵魂人物650的解散,第五季( jì)必须“不破不立”。
而整体来( lái)看,今年的坞民大变样,确( què)实带来了全新看点。
最引( yǐn)人注目的是,莫过于桃花( huā)坞的“大家长”从宋丹丹、张( zhāng)国立换成了 宁静、汪峰 。

宋( sòng)丹丹和张国立以往在桃( táo)花坞里扮演的是“父母”的( de)角色,活动参与度虽不高( gāo),但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 quán),也让前四季的桃花坞以( yǐ)家庭式的叙事关系展开( kāi)。而这一季的宁静、汪峰更( gèng)像是大哥大姐,也许会有( yǒu)说教,会有代际差异,但并( bìng)非不可调和的两代人思( sī)想。
比如节目一开始,宁静( jìng)和欧阳娣娣就业态选择( zé)产生的矛盾,欧阳娣娣想( xiǎng)在桃花坞做男团女团,宁( níng)静觉得这个想法太不切( qiè)实际,还没等她讲完便否( fǒu)定掉了。宁静众所周知的( de)强势,直接让没什么综艺( yì)经验的欧阳娣娣委屈地( dì)说不出话来。
可出现矛盾( dùn)后,宁静选择了独自外出( chū)让自己冷静下来,偶遇虽( suī)然“贷款”仍旧悠然练着毛( máo)笔字的李嘉琦,才真切地( dì)感受到桃花坞随性而为( wèi)的风格,把紧绷的姿态泄( xiè)了下来,在后来的故事里( lǐ)选择给到年轻的新坞民( mín)们更多的空间。
而欧阳娣( dì)娣在老坞民的帮助下也( yě)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方案( àn),考虑了宁静的建议,选择( zé)去做一个更容易实现的( de)针织杯套的业态。

这样的( de)矛盾并不是第一次在桃( táo)花坞出现,像是之前的“尴( gān)尬九分钟”、“No Push机制”都是社交( jiāo)矛盾具象化的呈现,但在( zài)当时,宋丹丹的“长辈权威( wēi)”让桃花坞有着浓浓的层( céng)级感,老坞民也只敢用高( gāo)情商玩笑化解,互相给双( shuāng)方台阶下。
新来的二位,却( què)消解了这种“层级感”。
像汪( wāng)峰,原本在冷眼印象里是( shì)一个古板较真的人,却没( méi)想到在桃花坞里意外地( dì)沉浸,兴致勃勃地搞业态( tài),拉入股,甚至在上音乐课( kè)的时候,都会突然从严肃( sù)课堂里抽离出来,向“旁听( tīng)生”赚取桃花币。
把桃花坞( wù)当作游戏,新来的宁静和( hé)汪峰既能输出内容,也能( néng)打造独具个人特色的综( zōng)艺感,反而让桃花坞和嘉( jiā)宾本人都呈现出意想不( bù)到的反差。

而灵魂人物的( de)更新也带动了新坞民,“去( qù)层级感”让新来的年轻人( rén)们有了更多自我表达的( de)机会。
欧阳娣娣可以和孟( mèng)子义、徐志胜给汪峰卸妆( zhuāng),再现“孟琦琦美容馆”名场( chǎng)面;
董思成、周翊然可以跟( gēn)着宁静、朱丹“怒怼”导演组( zǔ),争取有利权益;

蔡文静可( kě)以在老坞民的“无尺之家( jiā)”充分发挥话痨属性,不怕( pà)话掉到地上;

闫佩伦、许昕( xīn)可以和汪峰、任科一起唱( chàng)民谣、组乐队,成为家族竞( jìng)技战的核心成员……

冷眼经( jīng)常强调,内容成就的是在( zài)场的所有人,对于社交群( qún)体实验节目《五十公里桃( táo)花坞》来说更是如此,新人( rén)加入的目的一直是让人( rén)物不断搅动起新的故事( shì)。
只是之前的故事里,新坞( wù)民始终处在桃花坞核心( xīn)圈的外围,第五季, 节目终( zhōng)于开始对核心圈下手,撤( chè)掉“领导感”,让每个人都有( yǒu)机会成为桃花坞的核心( xīn),也给节目真正带来了新( xīn)鲜感 。


社交,从尖锐到轻盈( yíng)?
除了选角的“去强权化”转( zhuǎn)变,第五季节目的机制也( yě)变得更为轻盈。
首先,初期( qī)嘉宾们的融合不再是尴( gān)尬的“破冰”。
相比于之前“你( nǐ)的代表作是什么”的尖锐( ruì)和直接,这季为嘉宾相互( hù)认识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jiān)。
除了一开始破冰的自我( wǒ)介绍,节目还在嘉宾们再( zài)见面的时候设计了一个( gè)模拟选房的环节,虽然选( xuǎn)房间的嘉宾们没什么自( zì)主权,但却是一个循序渐( jiàn)进的铺垫,在一开始就建( jiàn)立了小规模的人物关系( xì)。
而正式的分房环节依然( rán)是在桃花坞以“NO PUSH”装置实行( xíng)互选,第一轮的铺垫让新( xīn)坞民们的互选有了依据( jù),不至于像个无头苍蝇一( yī)样被动等待,也不会过分( fēn)依靠老坞民寻求社交安( ān)全感。

另外,相比于前几季( jì)的卷“桃花币”, 这季的货币( bì)属性明显没有那么强 。
其( qí)实宁静和欧阳娣娣最开( kāi)始的矛盾就是赚钱定位( wèi)的分歧,这也是前几季开( kāi)场阶段社交矛盾最直接( jiē)的导火索,这季桃花坞虽( suī)然也强调赚钱,但没有去( qù)强调金钱关系的竞争。
一( yī)方面,节目组给到了足够( gòu)多的货币补充,只要参加( jiā)活动,就能得到满足日常( cháng)所需的桃花币,嘉宾们不( bù)必为了生存奔波忙碌,不( bù)会“看得累”;
另一方面,老坞( wù)民的松弛感也给新嘉宾( bīn)们打了个很好的样,就像( xiàng)李嘉琦贷款开馒头店,孟( mèng)子义徐志胜鼓励欧阳娣( dì)娣做针织杯套,坞民可以( yǐ)充分发挥自己的奇思妙( miào)想;
这让桃花坞的机制感( gǎn)变得不那么强了,去任务( wù)制的方式让嘉宾们有更( gèng)多的空间调整自己在桃( táo)花坞中的定位。

而最成功( gōng)的一点,是这一季真正做( zuò)到了业态的全员参与 。
业( yè)态机制一直是推进桃花( huā)坞故事的强动力,但之前( qián)的节目叙事始终围绕在( zài)650电台的固定业态里,新坞( wù)民很难参与进来,也很难( nán)产生新的故事。
这次的大( dà)洗牌重新打造桃花坞的( de)新业态,反而带来了全新( xīn)的内容可能,比如这季最( zuì)让冷眼印象深刻的段落( luò): 董思成的笑容典当事件( jiàn) 。
原本董思成只是在孟子( zi)义、徐志超的“甘之如饴当( dāng)当铺”开玩笑地典当了自( zì)己的笑容,却没想到笑得( dé)太多被索赔到“倾家荡产( chǎn)”,仁科、朱丹还看热闹不嫌( xián)事大自称“律师”为董思成( chéng)辩护,让三个家庭直接在( zài)桃花坞上演了一出律政( zhèng)大戏。
冷眼好久没有在桃( táo)花坞看到那么热闹的场( chǎng)景了,虽说此前节目主打( dǎ)群体社交,但冷眼在节目( mù)里看到的更多是兴趣相( xiāng)投的嘉宾们三三两两的( de)结伴,特别是第四季宋丹( dān)丹、张国立缺席的期间,庞( páng)大的嘉宾群更是没有一( yī)个可以粘合所有人物的( de)主轴,节目内容碎片化,构( gòu)不成一个整体。
但第五季( jì)业态的全员参与让嘉宾( bīn)们真正“在一起”了,“小群像( xiàng)”变成“大群像”,多元的人物( wù)关系毋庸置疑地让节目( mù)更加治愈生动。

但是换个( gè)角度来看, 强社交机制的( de)弱化,也让冷眼有些遗憾( hàn),好像这一季,失去了《桃花( huā)坞》一些独树一帜的特色( sè) 。
此前,社交的尖锐让《五十( shí)公里桃花坞》永远处于热( rè)搜高位,而社交切面的观( guān)察也很容易发掘出嘉宾( bīn)的反差,但这季“不玩尬的( de)”导致机制对嘉宾的带动( dòng)有限,更多靠原生关系和( hé)四季积累的路径依赖,从( cóng)陌生到熟悉的社交亮点( diǎn)锐减。
形式上最明显的便( biàn)是这季的桃花坞少了很( hěn)多实验角度的叙事,有种( zhǒng)倾向于 “码盘子式”的全明( míng)星慢综艺制作逻辑 。
这一( yī)季新坞民加入后,直接堆( duī)了一系列的团体游戏,比( bǐ)如刁羊大赛、厨艺大赛、趣( qù)味运动会、雪地追逐战、创( chuàng)意走秀……
因为坞民们大都( dōu)年轻,也没有“刺头”,再加上( shàng)老坞民的带动,整体的氛( fēn)围是极为愉悦轻松的,“合( hé)家欢式”治愈感十足。
甚至( zhì)第四期汪苏泷、李雪琴回( huí)归,650再度合体又成为了节( jié)目一大看点。

但让冷眼疑( yí)虑的是,“轻盈感”是有了,可( kě)节目的定位是否偏离了( le)最初的社交实验?
很明显( xiǎn)地可以感受到,观众看节( jié)目的时候,更多地是看熟( shú)悉喜欢的嘉宾们轻松地( dì)玩,而不会再去思考他们( men)的性格定位和背后的社( shè)交逻辑。
而这也就导致,新( xīn)一季《五十公里桃花坞》的( de)定位好像更偏向了群像( xiàng)治愈综艺,而非群体社交( jiāo)实验,难道“群像治愈类”已( yǐ)经成为了近两年综艺的( de)唯一大势?
当然,冷眼无意( yì)去评判两种内容定位的( de)高低,这是综艺制作者、市( shì)场和观众做出的共同选( xuǎn)择,冷眼只是以综艺观察( chá)者的视角,尝试去解释为( wèi)何观众对这一季有如此( cǐ)不同的感受。
所以,尖锐社( shè)交或是轻盈群像,观众到( dào)底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冷( lěng)眼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j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