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原创 阿罗汉 阿罗汉不( bù)约 2024年12月28日 21:48 广东

我一向很( hěn)喜欢看甄子丹的电影,强( qiáng)健有力、正直勇敢的荧幕( mù)英雄形象一直鼓舞人心( xīn)。
此次的《误判》一如既往的( de)精彩。电影讲述了一名底( dǐ)层青年马志杰将住址借( jiè)给他人代收包裹以赚取( qǔ)一点生活费。但没想到此( cǐ)次收到的包裹是一公斤( jīn)可卡因,马志杰被以贩毒( dú)罪检控。

马志杰是无辜的( de),但主动为他提供援助的( de)律师认真分析案情后,告( gào)诉他胜诉机会渺茫,最好( hǎo)还是尽快认罪,这样可以( yǐ)减轻刑罚。
然而,这援助律( lǜ)师其实很有猫腻,正是毒( dú)贩(借他地址的第二被告( gào))为马志杰再次设的圈套( tào)。
于是马志杰承认贩毒。
甄( zhēn)子丹扮演的律政司检控( kòng)官霍子豪发现了其中的( de)疑点,他怀疑马志杰是无( wú)辜的,真正的毒贩是第二( èr)被告。

但是他并没有证据( jù),而且马志杰自己已经承( chéng)认罪行。对于已经板上钉( dīng)钉的结果,霍子豪顽强寻( xún)找新的线索和证人,鼓励( lì)马志杰上诉。过程中还要( yào)对抗律政司内部上级的( de)敌意,以及来自法庭的偏( piān)见。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马( mǎ)志杰最终沉冤得雪。
这个( gè)事的反差在于,律政司的( de)职责在于将嫌疑人定罪( zuì),而作为检控官的霍子豪( háo)发现了案情疑点,不顾律( lǜ)政司的声誉和上司的压( yā)力,坚持为嫌疑人洗脱冤( yuān)屈。
社会当下追求公平正( zhèng)义的理想与艰难现实之( zhī)间的反差,令这种剧情的( de)设定十分打动人心。
电影( yǐng)结束,影院退场的灯光亮( liàng)起, 寥落的几个观众久久( jiǔ)没有起身离去。荧幕上闪( shǎn)现出“本剧由真实事件改( gǎi)编”,更是为观众的内心增( zēng)加了惆怅和沉重。
我很好( hǎo)奇真实案件的情况,于是( shì)查了一下,还真是真实案( àn)件,也真的是改编。
然而,让( ràng)人略感不快甚至有些愤( fèn)怒的是,电影《误判》的改编( biān)却是完全颠倒了事实。
电( diàn)影的原型事件是香港2016年( nián)发生的马家健案。
马家健( jiàn)当年20岁,无案底。工友洪志( zhì)谦借用马家健的住址用( yòng)于收取一份快递包裹。
2016年( nián)10月19日,一份来自巴西的快( kuài)递包裹向马家健家中地( dì)址投递,洪志谦告诉马家( jiā)健,邮政会送来一份领取( qǔ)通知单,但马家健不必自( zì)己去取包裹,到时候把领( lǐng)取单交给他即可。
10月26日,马( mǎ)家健告诉洪志谦已收到( dào)领取单。洪志谦便指使马( mǎ)家健在地铁站与他交付( fù)领取单。最后经两次更换( huàn)会面地点后,一位叫阿强( qiáng)(Ah Keung )的人受洪志谦委托来取( qǔ)走了领取单。
马家健还问( wèn)这位阿强索要了1000元。后来( lái)在法庭诉讼中,检方认为( wèi)这1000元是马家健协助贩毒( dú)的报酬,但马家健声称这( zhè)不是报酬,而是与洪志谦( qiān)赌球,洪志谦赌输了对他( tā)的欠债。
但这个包裹早已( yǐ)被海关跟踪,这份来自巴( bā)西的包裹藏有一公斤毒( dú)品。11月3日,马家健在家中被( bèi)拘捕,受控贩毒罪。
案件相( xiāng)关方的真实角色如下:
大( dà)律师张晓惠、师爷陈强利( lì),与电影角色一致,受真正( zhèng)的毒贩洪志谦家人指使( shǐ),刻意诱导马家健承认有( yǒu)罪。
律政司检控负责人梁( liáng)卓然。与电影角色霍子豪( háo)截然相反,法官屡屡提醒( xǐng)案情疑点,他理应知晓案( àn)情蹊跷,却始终坚持检控( kòng)马家健贩毒罪。

2017年8月28日,由( yóu)于大律师张晓惠、师爷陈( chén)强利的诱导,马家健在香( xiāng)港东区裁判法院认罪。
按( àn)照香港法律体系,重罪将( jiāng)由高等法院判刑,于是案( àn)件将转至高等法院等候( hòu)判决。此时,马家健才发现( xiàn)案件的进展与张晓惠、陈( chén)强利所说不一致,自己将( jiāng)被判重罪,于是决定翻供( gōng)。
2017年11月21日,案件在香港高等( děng)法院开庭,马家健推翻之( zhī)前的认罪。
审讯过程中,高( gāo)等法院法官陈庆伟发现( xiàn)了案情疑点,怀疑马家健( jiàn)此前的认罪极有可能是( shì)受胁迫和误导,于是多次( cì)提醒检控方。甚至措辞强( qiáng)烈的提出:案件“dubious background facts(事实十分( fēn)可疑)”, 评论检控方的指控( kòng)“doesn’t seem right to me(在我看来是错误的)”。
法官( guān)质疑被告律师团队有将( jiāng)罪责推给马家健,以换取( qǔ)洪开脱,认为控方应撤控( kòng),否则若最终达到罪成裁( cái)决将会非常荒谬。并为此( cǐ)决定法庭延期两天,要求( qiú)检控官重新考虑立场。

这( zhè)些艰难的过程都被记录( lù)在后来上诉法庭的判决( jué)书中。
但检控官态度十分( fēn)坚决。 案件历经两年拉扯( chě),2019年4月,陪审团以5:2裁定马家( jiā)健贩毒罪成立,判刑23年。
那( nà)么到底是谁帮助了马家( jiā)健翻案呢?
是香港大学法( fǎ)学院首席讲师张达明(Eric T. M. Cheung ) 。


2021年( nián)7月,上诉法庭裁决马家健( jiàn)无罪释放。至此,马家健已( yǐ)受冤服刑5年!
与此同时,律( lǜ)师张晓惠、师爷陈强利被( bèi)控串谋妨碍司法公众案( àn)。媒体挖掘出了很多黑历( lì)史。

在后续司法程序中,陈( chén)强利到2023年9月认罪,被判处( chù)监禁3年。而张晓惠官司打( dǎ)到今年3月,最终脱罪。
了解( jiě)真实案件之后,再看电影( yǐng)声称的“依据真实事件改( gǎi)编”,怎么看都觉得滑稽和( hé)令人反感。
影视剧固然可( kě)以天马行空,但颠倒现实( shí)虚构后声称“依据真实事( shì)件改编”,对观众的误导就( jiù)很严重了。
因为宣传是一( yī)种非常重要的权力,影视( shì)作品确实无形中就会潜( qián)移默化的改变理念。比如( rú)我身边有人就是认为平( píng)安夜就是外国人杀中国( guó)人,比如他们就是认为美( měi)国大兵动不动就举手投( tóu)降,我们才能勇敢的以胸( xiōng)口挡枪(一不小心暴露了( le)我的阶级出身)。
影片还刻( kè)意营造一种97前后的政治( zhì)分别。
电影中大法官喝着( zhe)十几万一瓶的红酒,面对( duì)律政司司长都高人一等( děng)的姿态,以及洋洋自得的( de)宣称只有97年前和自己相( xiāng)识的人才有资格称他为( wèi)大老爷。 这些情节,自然奉( fèng)迎了香港这些年来法治( zhì)秩序变动的一系列现实( shí)。
而且,还有一个与Eric T. M. Cheung——这位真( zhēn)正帮助马家健洗刷冤屈( qū)的港大法学院首席讲师( shī)——有关的事实令影片不得( dé)不做如此颠倒黑白的改( gǎi)编。

于是, 现实中的英雄在( zài)荧幕上被隐藏了,而现实( shí)中的“坏人”变成了荧幕上( shàng)的英雄 。
真正帮助马家健( jiàn)洗刷冤屈的是谨守理性( xìng)的法官、是提供援助的法( fǎ)学院教授、是香港依然拥( yōng)有着的新闻自由和新闻( wén)媒体 。
与在内地票房翻红( hóng)反差巨大,《误判》在香港的( de)票房十分惨淡,号称耗资( zī)3亿元的巨制,12月21日香港首( shǒu)映,截至目前,刚过300万元。

与( yǔ)之相比,制作成本1500万的《破( pò)·地狱》上映44天,香港地区累( lèi)计票房已达1.3亿港元。
这个( gè)结果或许并不令人意外( wài)!毕竟真实案情摆在那里( lǐ)。
只要了解了真相,人们当( dāng)然知道,我们应当信赖法( fǎ)治而不是祈愿检察官的( de)正义感,我们生存在现实( shí)中,而不是生活在宣传里( lǐ)。
参考: 马家健案判决书案( àn)号:CACC 297/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