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汇社特稿 近期,法国《电( diàn)影手册》、英国《视与听》、美国( guó)《时代》等媒体,纷纷开出年( nián)度电影榜单,北美颁奖季( jì)也拉开帷幕。
《迷雾中的她( tā)》《花月杀手》《枯叶》等上榜佳( jiā)片,为影迷提供了年底刷( shuā)片参考。其中,美国名导 托( tuō)德·海因斯 新作备受各大( dà)榜单青睐。
《五月十二月》

影( yǐng)片由奥斯卡双影后 娜塔( tǎ)莉·波特曼、朱丽安·摩尔 主( zhǔ)演,阵容吸睛。《五月十二月( yuè)》不但挺进美国电影学会( huì)、《视与听》等多个年度十佳( jiā)榜单,且已在纽约影评人( rén)协会奖中拿下 最佳剧本( běn)、最佳男配角 等奖项。
影片( piàn)IMDb7.1分,烂番茄新鲜度92%,MTC专家评( píng)分85,获“ 必看 ”标签。


真实故事( shì)改编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 shì)改编, 伦理尺度不小 。1996年,美( měi)国华盛顿州,六年级女教( jiào)师玛丽性侵了13岁的学生( shēng)福拉奥。1997年,玛丽承认性侵( qīn),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尽管( guǎn)法院强制两人分开,但在( zài)缓刑期间,玛丽于一辆车( chē)中再次与福拉奥发生关( guān)系。
在福拉奥15岁前,玛丽两( liǎng)次怀孕,并在狱中产下他( tā)们两人的孩子。而在生下( xià)这两个孩子之前,玛丽与( yǔ)前夫还有4个孩子。

玛丽和( hé)福拉奥
福拉奥成年后,向( xiàng)法院申请撤销“强制分开( kāi)令”。2005年,两人结婚,婚姻维持( chí)10多年后,福拉奥决定与玛( mǎ)丽分居。2020年玛丽患癌离世( shì)。据美国媒体报道,离世前( qián),玛丽对和福拉奥之间的( de)一切都深感内疚,她认为( wèi)自己破坏了很多人的人( rén)生。
值得一提的是,玛丽的( de)家世非常显赫,他的父亲( qīn)及兄弟都服务于美国政( zhèng)坛,并和布什、特朗普过从( cóng)甚密。《五月十二月》中,朱丽( lì)安·摩尔饰演的 格雷西 对( duì)应玛丽,查尔斯·梅尔顿(《绝( jué)地战警3》)饰演的 乔 对应福( fú)拉奥。

影片将故事设置在( zài)格雷西和乔的婚后,乔30多( duō)岁,格雷西50多岁,两人的孩( hái)子将离开家去上大学。
此( cǐ)时,一部关于两人过往故( gù)事的独立电影正在前期( qī)筹备中,女主演 伊丽莎白( bái) (娜塔莉·波特曼 饰)将在电( diàn)影中饰演格雷西。

为更好( hǎo)地理解、诠释角色,伊丽莎( shā)白在征得同意后,决定进( jìn)入格雷西和乔的家庭,和( hé)他们生活、交流一段时间( jiān),也就是传说中的“体验派( pài)”。伊丽莎白还访谈了格雷( léi)西前夫、辩护律师、前工作( zuò)地宠物店老板等相关人( rén)士,试图更全面地了解格( gé)雷西。
在这过程中,格雷西( xī)的家庭产生了微妙变化( huà)。伊丽莎白和格雷西、和乔( qiáo)之间,都拉扯出某种暧昧( mèi)的角力或引力。


托德·海因( yīn)斯 只用了23天就拍完了这( zhè)部电影 ,时间仓促之中,影( yǐng)片品质却不低。今年5月名( míng)导云集的戛纳电影节上( shàng),《五月十二月》场刊评分仅( jǐn)次于《枯叶》,与金棕榈影片( piàn)《坠落的审判》并列第二。
英( yīng)国《完全电影》杂志 称赞本( běn)片在真实生活的复杂性( xìng)和戏剧情节之间,取得了( le)敏锐平衡 ;美国《大西洋月( yuè)刊》 将本片形容为“美丽而( ér)可怕的电影玩偶”,指出影( yǐng)片核心独特、扭曲、令人不( bù)安 。


双影后飙戏
托德·海因( yīn)斯是名副其实的影后制( zhì)造机。2002年,他以《远离天堂》让( ràng)朱丽安·摩尔获封威尼斯( sī)影后;2015年,他又以《卡罗尔》让( ràng)鲁妮·玛拉获封戛纳影后( hòu)。
托德·海因斯几乎不会给( gěi)女演员非常直白、激烈的( de)表演空间,而是将她们置( zhì)于本就暧昧莫名的故事( shì)中,让她们去捕捉那种细( xì)微的表演张力。 《卡罗尔》中( zhōng),他就利用凯特·布兰切特( tè)脸上自如的情欲光影,将( jiāng)鲁妮·玛拉的哭泣衬托成( chéng)了一道微妙的时代伤痕( hén)。

《卡罗尔》(2015)
《五月十二月》中,朱( zhū)丽安·摩尔、娜塔莉·波特曼( màn)的表演,同样没有过于激( jī)烈之处,而是完美契合故( gù)事本身的暧昧。
朱丽安·摩( mó)尔在片中有两场哭戏。一( yī)场是某位邻居不再订制( zhì)格雷西的蛋糕,格雷西感( gǎn)到受挫;

一场是乔想改变( biàn)婚姻现状,格雷西无法接( jiē)受他的“成年与变心”。

这两( liǎng)场戏朱丽安·摩尔都在表( biǎo)面的脆弱中,通过眼泪输( shū)出了一种强烈的控制感( gǎn)。正如托德·海因斯对格雷( léi)西的形容:她有公主综合( hé)症,她强烈地需要被一个( gè)年轻、阳刚的男人拯救。
这( zhè)种拯救,本质上又是在强( qiáng)化男性的保护欲和占有( yǒu)欲,因此格雷西才会质问( wèn)乔:(在这段婚姻中)谁说了( le)算?

朱丽安·摩尔通过哭戏( xì),将这对忘年夫妻的情感( gǎn)和权力关系,置于一种永( yǒng)远看不清真相的漩涡之( zhī)中,即—— 在这段婚姻中,到底( dǐ)是格雷西“引诱”了乔,还是( shì)乔“默许”了格雷西?
娜塔莉( lì)·波特曼最意味深长的戏( xì),不是伊丽莎白含泪诵读( dú)格雷西写给乔的情书,也( yě)不是最后她在片场试图( tú)彻底成为格雷西。而是她( tā)在宠物店仓储间幻想被( bèi)乔抚摸的一幕。

伊丽莎白( bái)找到格雷西工作过的宠( chǒng)物店,打听到格雷西和乔( qiáo)的第一次就发生在仓储( chǔ)间,于是她请老板让她在( zài)里面独处片刻。她坐在仓( cāng)储间的台子上,幻想13岁的( de)乔正在抚摸自己,自己又( yòu)是如何意乱情迷地给出( chū)回应。
情欲想象之后,娜塔( tǎ)莉·波特曼的身体突然放( fàng)松,一个回到现实的轻笑( xiào),像一股尖锐的浊气被放( fàng)了出来。这个笑是矛盾的( de)。
它既证明伊丽莎白知道( dào)这种想象有多表面、干瘪( biě),又让伊丽莎白相信自己( jǐ)离格雷西更近了一步。而( ér)在朱丽安·摩尔、娜塔莉·波( bō)特曼同框的画面中,可以( yǐ)充分感受到 “真实的松弛( chí)”和“虚构的紧绷” 。


格雷西属( shǔ)于真实,伊丽莎白属于虚( xū)构。 当两人同处一地,呈现( xiàn)出的,并非原型人物和戏( xì)剧人物之间的相似,而是( shì)她们之间的不同与距离( lí)。
格雷西那么放松,伊丽莎( shā)白则随时处于观察对方( fāng)的紧绷中。

道德与欲望之( zhī)间
影片英文名“ May December ”有忘年恋( liàn)、老少恋之意,这样的恋情( qíng),往往产生复杂的家庭关( guān)系以及无可避免的道德( dé)争议。

片中,格雷西有两个( gè)哥哥、两个弟弟,她和前夫( fū)有多个子女,和乔有两个( gè)子女,前夫的子女又给了( le)她一个外孙。格雷西的儿( ér)子甚至“造谣”格雷西曾被( bèi)她哥哥强暴。
关系如此复( fù)杂,当事人却倍感孤独,乔( qiáo)就曾说,没想到自己36岁就( jiù)成了空巢老人(因子女离( lí)家上大学)。

乔(右)和儿子查( chá)理(左)
他们的家庭始终处( chù)于一种诡异的社区平衡( héng)中。有人会给他们寄装有( yǒu)“s-h-i-t”的包裹,以表厌恶和鄙视( shì);也有人一直在照顾格雷( léi)西的蛋糕生计,传达出善( shàn)意。
这种平衡也维持在家( jiā)庭和婚姻内部,直到伊丽( lì)莎白的到来。伊丽莎白和( hé)乔同龄,这似乎唤醒了乔( qiáo)自我成长的渴望。此前,“成( chéng)长”一直被隐没在他过早( zǎo)的婚姻中,使他年过30依然( rán)如同小孩。

伊丽莎白打破( pò)了乔和格雷西之间的婚( hūn)姻平衡。精神上,乔觉得伊( yī)丽莎白和他同样关注蝴( hú)蝶生态,有共同语言;肉体( tǐ)上,他相信自己和伊丽莎( shā)白之间很来电。
这段出轨( guǐ)关系,使乔觉得自己重获( huò)新生,但对伊丽莎白而言( yán),这些都不过是她“ 对格雷( léi)西人生的体验 ”。当乔以为( wèi)自己终于可以成年,伊丽( lì)莎白却告诉他,各取所需( xū)而不必负责,正是成年人( rén)的处事方式。

尽管如此,乔( qiáo)还是很难重回自己原本( běn)的婚姻关系中了。
格雷西( xī)将此归罪于伊丽莎白,但( dàn)她不知道的是,乔的改变( biàn)并非因为伊丽莎白的“引( yǐn)诱”,而是这种“引诱”唤起了( le)他对人生新阶段的欲望( wàng)。正如乔13岁时因格雷西的( de)“引诱”,而快速坠入他现在( zài)的人生。

在格雷西、乔、伊丽( lì)莎白的每一段人生、每一( yī)步体验中,似乎没人在乎( hū)世俗意义的道德标准,他( tā)们完全沉溺在 对欲望的( de)满足和对自洽人生的寻( xún)求 中。
从影片风格来看,托( tuō)德·海因斯的表达目的,仅( jǐn)仅是呈现这个故事、这种( zhǒng)状态,而非对其进行任何( hé)评价。

从原型故事和剧本( běn)创作角度而言,虚构人物( wù)伊丽莎白对这段真实忘( wàng)年恋的进入,或许就是一( yī)种“评价”。演意在向大家提( tí)问,这种特殊的婚恋关系( xì),是否经得起他人的审视( shì),又 是否经得起它本身的( de)传奇性所带来的内部冲( chōng)击 。
包括情感内部和社会( huì)内部的冲击。或许,这正是( shì)《五月十二月》能频繁上榜( bǎng)年度十佳的原因。

作者:县( xiàn)豪
编辑:甄子